国新办举行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发布会

首页    行业资讯    国家政策    国新办举行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5月7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一、今年的防汛形势如何,应急管理部将如何防范应对?

 

周学文表示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汛期我们国家的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极端的天气事件偏多,夏季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黄河上中游、海河流域的局部、松花江流域,加上南方的珠江流域的东部可能有比较重的汛情;新疆大部、长江中游降水可能偏少,容易出现阶段性的旱情;全年登陆的台风个数可能偏多。

 

第一个环节是强化防汛抗旱责任落实。第二个环节是要强化隐患排查整改。第三个环节是强化方案预案修订。第四个环节是强化群众转移避险。国家防办在调研基础上,专门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强降雨期间山丘区人员转移避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转移避险工作中的五个环节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第五个环节是要强化灾害防范应对。第六个环节是强化抢险救援救灾。应急管理部加强了部级层面、地方层面与各类抢险救援队伍的对接,专门部署地方防指完善抢险救援对接机制。根据汛情发展,将前置布防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等应急救援力量,确保突发险情灾情时能够快速响应、及时到位、高效救援。

 

二、应急管理部在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公民自救互救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方面有哪些举措?今年的宣传周有哪些部署和安排?

 

申展利表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一个基本国情。

 

一是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我们通过新闻媒体、应急科普体验馆、科普宣教基地等渠道,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消防日这些重要时间节点,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的知识和灾害防范应对技能。

 

二是依靠人民群众来做好灾害防范应对,夯实群防群治的社会根基。目前全国灾害信息员有80多万,这些灾害信息员在灾害防范应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是强化灾害应急准备,提高公众应急能力。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并且编制通俗易懂的应急指南,方便群众使用。鼓励各单位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逃生避险的设备,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指导各地利用公园、广场、学校等设施,建成一批避难场所。还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人民群众防灾避险的能力和自救互救的技能。

 

四是提升基层减灾能力,打牢防灾减灾基层的基础。在偏远地区,我们利用互联网、应急广播、大喇叭等手段,打通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示范县创建工作。再就是提高基层的应急救援能力,培育和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事防灾减灾救灾的社会应急力量有1700多支,应急志愿者有60多万人。

 

5月8日-14日是今年的防灾减灾宣传周,这里我也介绍几项具体的工作安排:

 

一是在宣传教育方面,我们今年重点普及洪涝、台风、地震、森林草原火灾这些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

 

二是聚焦城乡社区、学校、医院、福利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还有建筑工地、旅游景区、机场码头、城镇燃气、地下管网这些重要工程设施,进行风险隐患的排查和治理。

 

三是组织开展包括灾害预警、应急指挥、人员疏散和搜救,还有伤员救助等内容的应急演练,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能力。

 

前不久,国家防总和广东省防指联合开展了北江流域防汛抢险的综合演练,近期应急管理部和四川省政府还将联合开展“应急使命·2021”演习。

2021年5月8日 15:36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