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参与国际人道救援及灾后重建”研讨会
在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的指导下,“社会力量参与国际人道救援及灾后重建”研讨会在湖北省随州市顺利召开。会议由基金会救灾协调会、新兴际华集团应急研究总院、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委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以及红十字国际学院应急管理与人道救援教研中心联合主办。由曾都区人民政府、湖北曾都发展集团、随州市曾都区应急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曾都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参与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和港澳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秘书长杨永斌,随州市曾都区区委书记姜皓,基金会救灾协调会理事长、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弘进行了致辞。
在“国际人道援助中的能力建设”专题分享环节上,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原副司长、中国国际救援队原领队尹光辉,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赵杰,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夏焦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邓国胜,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等领导专家分别从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对外交流、全球治理、国际关系等不同视角来探讨国际人道援助行动的能力建设路径。
在下一环节上,新兴际华应急研究总院院长、科技部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张晓昊介绍了随州应急产业模式。
会上,曾都区政府分别与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基金会救灾协调会等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搭建区域协调服务平台,促进多元主体开展协同,助力新时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开幕式最后,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委会执行副主任委员、红十字国际学院应急管理与人道救援教研中心主任张强围绕上午的议程进行了总结发言,回顾了中国社会力量从“站出来”到“走出去”的历程,展望了中国社会力量参与国际人道援助的宏观环境、面临挑战和可能路径。
在下午的“从尼泊尔到土耳其——国际救援行动经验与总结”以及“从转移安置到灾后重建——国际人道援助经验与启示”两场论坛上,参与圆桌论坛的嘉宾围绕国际救援行动、转移安置和灾后重建的人道援助模式开展深入讨论。两场论坛分别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郝南、爱德基金会副秘书长何文主持。
3月13日上午,“国际经验对话”环节上,在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邱莉莉主持下,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计划、世界宣明会以及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等伙伴们分享了国际参与经验。
闭幕环节上,几位救援队代表上台共同宣读了参与国际人道援助的行动原则——“随州倡议”。
本次研讨会在对未来社会力量参与国际人道援助的中国路径的憧憬与展望中圆满落幕。
《随州倡议》正文内容
我们深刻感知到很多地区的人们正在遭受因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地区冲突等各类风险带来的应对挑战和国际人道援助需求。
我们希望能在这样的时刻伸出援手,安全、有序、有效地开展国际人道援助行动,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携手相关方面,为有需要的人们搭建生命通道、提供生活保障。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行动原则倡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捍卫生命尊严。
二、坚持平等包容,关注脆弱群体。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尊重社区能动性。
四、坚持以专业性为前提,遵循国际标准。
五、坚持协同合作,高质高效援助。
我们承诺,将坚持践行本倡议!
- END -